来源:时刻头条
招股书显示,财年,名创优品年收入虽为89.79亿人民币,毛利润同比财年增长了8.7%,疫情之下,名创优品似乎以最快的速度就实现了绝地反击。
北京西单大悦城,名创优品黑金店潮流涌动,鲜艳夺目的IP合作系列摆满橱窗,米奇、花木兰、王者荣耀、可口可乐的联名产品成为货架上的“座上宾”。而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消*洗手液、消*纸巾等防疫产品也被置于货架的醒目位置。
全球独立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年全球自有品牌综合零售GMV达亿美元,名创优品以27亿美元(约合亿人民币)占比5.2%,被Frost;Sullivan称作“全球规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
同时据名创优品智能商店系统的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在中国市场的线下门店总客流量约为4.16亿人次,进店购买率超过30%。且招股书显示,全球范围内,名创优品已开设家门店,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七年来,名创优品的发展可谓一骑绝尘。即使在疫情全球化发展的情况下,名创优品也能有较为稳定的营业收入。“居家好物小店”走向美股市场,名创优品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产品“硬实力”
在媒体的印象中,叶国富的语速很快,永远带着浓厚的十堰口音。在更早前的媒体报道中,叶国富评价自己的性格是“胆大心细,敢于冒险”。
年,品牌创始人叶国富携家人前往日本旅行时,发现当地有很多生活家居专营店,这类店铺销售的日用生活百货不仅质量好、设计美观,价格还很实惠,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叶国富因此获得商业灵感,并凭借自己过往在经营时尚连锁品牌时积累下的产品开发经验、供应链和渠道资源,在中国广州创办了名创优品。
名创优品对线下小件商品零售的推动,类似于小米手机对国产手机去山寨化的推动。在以往,线下小件零售通常是以“十元店”类似形式出现,尽管市场上也有类似的好物集合连锁店,但这类门店更多是以贸易商的身份进行小商品倒卖,不仅在设计风格、生活美学上不够统一,而且有一定的廉价感、山寨感。
同时,年前后,中国第一批90后大学毕业生正式走向社会,这背后代表着新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已经逐渐到来。一方面当时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拥有更强大的消费力,消费频次相对更高;另一方面年轻群体对品质、颜值也有更高要求,传统廉价感、山寨感的小件商品无法满足其需求。正是新兴人群的消费升级大势,支撑名创优品高速增长。
在名创优品成立之初,就一直遵循产品为王的理念,叶国富将其归为“三高三低”的模式,即“高颜值,高品质,高频率;低成本,低加价,低价格。”
在设计风格上,名创优品始终追求“简约风的高级感”。公开资料显示,名创优品每年在产品设计上所花的费用就超过1亿元。年,名创优品成立设计研究院,签约芬兰、丹麦、挪威、西班牙、韩国等全球知名设计师团队,并不断孵化出更多简约、自然、富有质感的原创产品。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的产品也更多来自于大品牌代工厂生产。早前叶国富曾对媒体直言,“名创优品的眼线笔对标的是美宝莲,牙刷对标的是高露洁,刀叉则对标的是双立人。”这也更多说明,名创优品对于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
好的产品设计与经得住拷问的产品质量,也使得名创优品在短时间内就受到消费者瞩目。
但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新企业往往很难再消费、零售市场快速立足,老牌玩家的品牌力更强,且早已打通供应链上游与下游渠道,创业公司想要站稳脚跟,还需要拥有建立“护城河”的能力和底气。名创优品的“护城河”则在于竞争对手“不可复制”的强大供应链体系,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更多来自名创优品的全球化战略。
全球供应壁垒
年,叶国富以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跳板,开启了名创优品的国际化征程。
招股书显示,截至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在海外门店数达到家,遍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巴西、南非逾8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为32.7%。
与很多中国企业出海不同的是,名创优品的“出海路”异常顺利,“良好的商业氛围、稳定的人流和品牌的适应度”成为名创优品在海外打出知名度的关键。
公开资料显示,在每个国家和地区,名创优品都坚持在人流密集的*金地段开店,其中在泰国的一家实体门店,占地面积就达到平方米。且在欧美以及东南亚国家,名创优品采用的也是“高举高打”的扩张策略。
此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