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普遍认为:2006年宏观经济仍将高位稳定运行
虽然对明年的经济运行状态还存在“趋向通缩”和“趋向通胀”的争论,虽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让人有些“出乎意料”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今年经济*策的再评估,并进而影响明年经济*策适当调整,但目前可以基本肯定的是,明年经济运行极有可能“了无悬念”,仍将保持高位稳定运行的状态,经济增长将有可能保持在9%左右。
投资增速减缓
由于宏观调控的逐步见效,以及*府各有关部门多次明确表态,明年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将继续从土地、信贷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因此,目前基本没人担心投资出现过度反弹。
对明年投资的担心目前主要集中在是否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方面,如果投资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明年的经济增长可能“消受不起”。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对此并不担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接受采访时即明确表示,虽然明年投资增速回落的可能性更大,但可以基本肯定的是,投资增速不会大幅下滑,估计全年投资仍将保持18%—20%之间的增长。
“认为投资增速不会大幅下滑的理由主要有两个”,范剑平说,其一,今年的新开工项目增长仍比较快。尤其是6月份以后,新开工项目增长速度反弹比较快。新开工项目的计划投资的增长幅度在28%左右,到10月末为止,在建规模到建设完毕,大概需要3年的时间,这意味着明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不会太低。其二,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量的关乎“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大项目是必须要开工建设的。这就造成,一方面既有项目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惯性很大,另一方面,必须开工的新的建设项目也将对投资造成很大的带动作用。
还有专家指出,就投资而言,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其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地位不会被撼动。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全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需要投资的地方还非常多。在下一步的*策调整中,只不过需要把促进消费增长提到更高的位置上来,而不是全力“打压”投资。
专家还特别强调,在这一轮的宏观调控过程中,中央从未提出要控制投资,而是强调,“着力调整投资结构”。从这方面看,对明年的投资没必要过于担心。
消费难有突破性增长
虽然各界对明年的消费增长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虽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了消费在未来带动经济增长中应有的地位,但可以肯定的是,明年的消费不会有突破性增长。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的赵晓甚至认为明年我国总体消费还有略微下降的可能。
“虽然各界对消费给予的希望非常大,但是要看到,消费需求的扩大,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范剑平表示,明年,我国的投资可能仍将保持在18%—20%左右,即使剔除价格因素,最低也应该有13%—15%的增长。投资需求高于GDP的增长,这就意味着,明年的投资率仍保持上升状态,而消费率仍保持下降。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指望消费率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可能性还不是很大。但他强调,通过2006年全年的工作,到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降温,消费的增长速度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达到快于GDP增长的状态。
赵晓认为,虽然城乡居民增加消费有诸多有利因素,但也要看到,还有许多不利因素在发挥作用。他强调,今年农民收入增长预期明显减弱,且今年*府给予农民的财*补贴总额明显少于去年,再加上*府对农村公共财*投资对消费的促进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明年农村消费将有所降低。由于企业效益下降,城镇居民获得的市场性收入增速将下降,预计,明年城镇居民消费将与今年基本持平。另外,随着*府改革的推进,*府消费增长幅度将减速。综合考虑,明年我国总体消费还有略微下降的可能。
出口增速将大幅下降
目前可以基本肯定的是,明年的出口增速将大大下降。这主要基于如下几个原因:其一,今年的基数过高,这将对明年的增长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其二,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严禁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随着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相信类似的措施有可能陆续出台,这对明年的出口和进口将产生较大影响。
赵晓还认为,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可能对明年的出口仍将发挥抑制作用;另外,贸易摩擦也将对出口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但专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虽然明年外贸尚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外贸顺差压力仍将很大,顺差规模可能仍将保持在1200亿美元左右。巨大的当年外贸顺差,以及巨量的外汇储备,将对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较大的压力,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
警惕房地产价格反弹
虽然就CPI指标而言,明年我国没有通胀的可能性,但对房地产价格可能的反弹要早做准备。
范剑平认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很容易成为被炒作的对象。*府即使采取措施把投资性的需求抑制下去,在居民消费升级的大环境里,房地产也更容易成为吸引居民投资的对象。更何况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别无选择的“投资”。
范剑平说,就世界范围看,本币升值的过程中,房地产往往成为炒作资金的首选对象。另外一个较易成为炒作对象的是股市。但目前的情况是,中国股市明年能否开始产生明确向上的预期,尚难以肯定。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更有必要关注明年房地产价格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