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大都知道“女为悦己者容”这么一说。
此源自《战国策》:“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雠矣!”
豫让是春秋四大刺客之一,本为晋国卿士智氏的家臣,公元前年,智氏的宗主智伯瑶被仇敌赵襄子所杀,头颅亦被其做成了酒器使用。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的知遇之恩,不惜冒险选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等手段,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这“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绝唱。
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也记载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文字。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上下两句的工整对仗,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封建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对男子和女子社会责任进行划定,是堂堂七尺男子,就该知恩图报不惜慷慨捐躯;是柔柔贤淑女子,就该温文尔雅专事相夫教子,有封建社会分工男人为主、女人只能为辅的成分。
老汉我今天在此涂鸦,只说“女为悦己者容”。
在封建社会,是如何实现“女为悦己者容”?
古代女子美容的风向标,当然不像市场商品高度流通、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今天,有报刊亭里琳琅满目的时尚杂志,有城镇鳞次栉比的美容美发院,主要得益于一些宫廷诗歌的传播。
其中写美容最为经典的诗歌,当属于“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此语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
还有南朝梁费昶的《咏照镜》:“留心散广黛,轻手约花*”,以及唐朝崔液的《踏歌词》:“鸳鸯裁锦袖,翡翠贴花*”等等。
花*,是古代汉族妇女发挥聪明才智,根据古代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和低下的情况,用云母片、蝉翼、蜻蜒翅乃至鱼骨等做为原材料,染成金*、霁红或翠绿等颜色,剪作花鸟鱼虫等好看的形状,粘贴在额头、酒靥、嘴角和鬓边等处,以期让自己的容颜更“悦”。
也就是说,花*是古代女子对裸露出的脸部的化妆,因花*所贴的脸庞部位,以及饰物质地和颜色性状的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包括“花子”“花胜”和“花靥”等一些别称,但万变不离其宗,一般离不开“花”字。
“云想衣裳花想容”,或许也就是女子爱美、借助花朵美容这个意思。
古为今用,“女为悦己者容”这话流传至今,经常被一些人挂在嘴边,无论男士或者女士。
如今的时尚女子,又是如何“对镜贴花*”呢?
显然贴花*已经完全落伍,经不住历史滚滚车轮的碾压,被当代高科技的发展所淘汰。
如今女性的化妆品车载斗量,名称若要一一开列出清单,包括可能产生词语歧义的如隔离霜啊,蜜粉啊,粉底液等,还不得敬请西施再出西湖,邀约诸多美女写春秋专著?
“大宝SOD蜜”已不见广告,再不与人们天天见了,乳液、面霜、润唇膏、洗面奶、化妆水眼霜,粉墨登场,不一而足…..
既然眼睛是人类灵*的窗户,眼部的化妆当然就很重要。于是就需要眼影粉、眼影膏、眼影棒、眼线笔,以及眼线液、眼线膏,睫毛膏……无不眉来眼去地应运而生……
一张樱桃小嘴,历来是中国范美女的标配。古代的文人骚客偏好于那一口樱桃,词牌中就有了《点绛唇》——因南北朝的梁江淹写了一首《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一句,宋朝就由此发展出《点绛唇》的词牌名。
甚至清末的两位著名的文豪也不甘寂寞,王国维有一首《点绛唇?屏却相思》,纳兰性德有一首《点绛唇?咏风兰》。
若要与鲜红娇嫩之樱桃比酷,就需要在唇部打底霜,需要唇线笔、唇膏、唇彩……
“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既然南朝梁代的文学家、梁武帝的大公子萧统都这么猎艳,那么腮红、腮红膏、液态腮红,理所当然地必不可少。
这年头诱骗小孩和女人的钱其实最容易,于是乎,即便海南岛和西双版纳这样的热带地区,在酷热难当的夏天里也照样要“霜降”:角质霜,颈霜,隔离霜,防晒霜,粉底霜,眼部打底霜……
若是将女人的脸部笼而统之施以“精华”,显然不够精细和专业,还得施以眼部精华、唇部精华、T区控油精华……
而“细致毛孔精华液”究竟是什么东东?据说是一些芳香植物的提取物,主要成分包含金缕梅、洋甘菊、洋槐、银杏等,最适用于女子肌肤毛孔比较粗大者。
为确保美玉洁白无瑕,还得有遮瑕膏、遮瑕棒、遮瑕乳…..
既然要美容,要“为悦己者容”,就必然要与丑陋的恶魔打旷日持久之战,贵在持之以恒之战:唇膜得一周绷1~2次,按摩霜得一周涂1~2次,颈膜得一周抹1~2次,次,面膜得一周覆盖1~2次,面贴膜得一周贴1~2次,眼膜必须一周胶着1~2次;磨砂膏算是最为省时省料了,一个月只需摩挲1~2次……
在这官员们都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的浮华年头,“女为悦己者容”也大有“表面文章”可做。
“表面文章”显然价格不菲,究竟应该由谁来买单,应该由谁来支付?
“女为悦己者容”的肢解:因为体现女性的生理特征,经常会被时尚评论界引用,广告喋喋不休,轮番轰炸:“既是女孩子吗,韶华易逝,就得珍惜自己青春的时光!”
“女为悦己者容”的错位:因为折射女性的心理感受,经常成为某些妖冶女子惯常的借口、高消费日不敷出的挡箭牌:“即便不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也得为自己开心每一天打扮!”
“女为悦己者容”的扭曲:因为世风蜕变,男权主义的变形金刚大行其道,希金丝鸟一旦进入笼子自然会有甜蜜的诱饵:“男人负责财源广进,女人只负责貌美如花!”
不是老汉我在咬文嚼字,而是正本清源,“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似乎有四个方面的解释:
一是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精心妆扮;
二是女子为自我取悦,亦即要悦己——“者”在此为句末的语气助词——而精心妆扮;
三是女子被对她有爱的人包容;
四是女子因为被人所爱而显得容光焕发,青春飞扬;
对“容”字的正确理解,才是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如果“容”字只做为“打扮”的意思来解释,未免显得有些狭隘和肤浅。
在“女为悦己者容”句中,“容”应该做“容貌”的动词来解释,亦即是“长成这样”、“长得漂亮”。
“女为悦己者容”的真正含义,其实应该是:女人即使有一副颇为漂亮的容貌,如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招人喜欢不招人爱慕,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
换一句正能量的话,或许应该这样理解:女人的美貌,往往因为悦己和爱己的人而得以长成。
枚不胜举、比比皆是的例子是:即便原先貌美如花的女子,也会因为惨遭失恋的打击而憔悴万分,恍若是一朵枯萎、行将凋谢的花朵;即便本来其貌不扬的女子,也会因为得到希冀中的坚贞爱情,永沐爱河,得到爱情的滋润而显得容光焕发。
正解就是:女人有爱就美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