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巨亏照拿管理费
亏6500亿管理费收入50亿
今年以来,股市持续回调,基金净值一路下跌。据有关数据统计,基金一季度亏损就近6500亿元。然而,基金虽然亏损,但基金公司却仍然有超过50亿元的管理费收入。
牛市的时候,投资者大都挣钱,扣除一点管理费,普遍都不在乎,但在熊市,情况可大不一样,各大基金论坛,民对基金赚取的高额管理费骂声一片。
去年的数据更让人吃惊,58家基金公司的341只基金2007年年报显示,去年管理费收入累计达279.05亿元,这一数据比2006年全年的55.36亿元大幅增长404.06%。
收费多收益差的八只基金
瑞福进取净值最低,景顺长城两只基金收费最高
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22.58%,进入二季度,市场期待的“红五月”终究缺席,而“红六月”也遭遇当头一棒。
2008年上半年,基金总体亏损高达一万亿元,超过了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169家中央企业2007年的总利润,也超过了中国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的财*总收入。
据统计,截至6月13日,今年以来净值跌幅排在第一名的国投瑞银瑞福进取基金的跌幅已经超过50%,达到58.66%,该基金的净值跌到0.478元,创下了国内基金业净值的新低。此外,天治核心成长、天弘精选、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新世纪优选分红、国泰沪深300的单位净值分别只有0.5597元、0.5743元、0.583元、0.5969元、0.597元,另外净值徘徊在6毛钱到1元钱之间的基金更是高达163只。
尽管投资者大幅亏损,但基金公司所挣的管理费还是一如既往地丰厚。
全部388只开放式基金中,有7只基金申购费率在2.0%以上,19只基金在1.5%以上。
据理财周报统计,基金公司中收费最高的是景顺长城的两只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2号、景顺长城精选蓝筹,这两只基金以2.5%的申购费和0.5%的赎回费位居基金收费榜榜首。先不说基金挣不挣钱,投资者“一进一出”就要付出3%的成本,对熊市中的基民来说,这笔成本有些高了。但更让投资者郁闷的是,景顺长城内需增长2号为今年以来净值缩水最严重的基金,基金净值下跌35.79%,景顺长城精选蓝筹基金也表现欠佳,今年以来基金净值下跌32.30%。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2号基金成立于2006年10月,当时正值基金公司纷纷提出上调销售费率之际,以及牛市开始崛起的众多因素,内需2号大幅上调申购费攀高至基金业内首位。
其它收费较高的基金,如广发优选基金,1.8%的申购费和0.5%的赎回费该基金今年以来基金净值下跌达35.11%。东方精选基金,1.8%的申购费和0.5%的赎回费,该基金今年以来基金净值下跌达33.13%。鹏华行业成长基金,1.6%的申购费和0.5%的赎回费,该基金今年以来基金净值下跌达30.52%。
据深圳一基金公司人士介绍,基金的申购/认购费率是跟发行时间有关的,近几年晚发行的基金,相对费率较高。而且,一般叫2号的都要高,例如景顺长城内需增长2号。申购、认购费率大部分要分给代销机构,如银行、券商的,基金公司自己拿的是小头,管理费,赎回费才是基金公司自己赚钱的大头。但如果基金公司在基金亏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多考虑持有人的感受,比如适当降低管理费的比例等等,或许更能赢得持有人的坚持和尊重。
市场偏冷
无奈降费率促销售
20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优惠公告
北京一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理财周报表示,在去年基金业绩销售火爆的时候,基金业绩持续暴涨,基金动辄发行几百亿元,维持高费率或上调费率可以理解,但现在市场转冷,较高费率会让投资者比较敏感。
为了拉拢投资者,基金公司纷纷降低费率吸引投资者。刚进入六月,就陆续有嘉实、银河、招商、交银施罗德、易方达等多家基金公司对银行代销渠道的基金定投实行申购费率优惠,在五月份则有近20家基金公司发布此类定投优惠公告。近日,泰达荷银宣布旗下除货币基金以外的8只基金将于2008年6月19日起参与中国银行推出的定期定额业务前端申购费率优惠活动。活动期间,定期定额业务前端申购费率优惠为8折。
与此同时,易方达也宣布,其旗下平稳增长、策略成长、50指数、积极成长等8只基金参加交通银行推出的定期定额优惠活动,即定期定额申购费率享有8折优惠,优惠折扣后的费率不低于0.6%。而此前易方达基金刚刚宣布,在光大银行开通除易方达增强回报以外的10只开放式基金的定投业务,并对办理易方达平稳增长、策略成长等基金的定投业务,一律给予申购费率8折的优惠。至此,投资者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购买该公司基金都可享受费率优惠。
除了泰达荷银和易方达外,近期还有华宝兴业基金对外发布公告,通过建设银行购买华宝兴业基金7只基金均可享受申购费率8折优惠,嘉实、国泰、融通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先后加入了费率折扣的大潮中。
业内专家指出,在基金运作过程中或基金产品设计之初就兼顾了基金的短期收益。因此,较低的申赎费率,对投资者进行基金短期投资套利无疑更有利。